江上吟

· 王恭
闲云悠悠水浩浩,二月江头看花早。 画楫兰舟去复留,玉瓮银瓶奈倾倒。 兴来携妓入中流,急管青丝问楚讴。 青青菱荇浮翠溆,两两鸳鸯贴远洲。 百年世事东流水,何似倾金长买醉。 梁苑歌钟尽杳茫,茂陵松柏空憔悴。 酒酣山水忽忘形,何必沧浪歌独醒。 更吹横笛望空阔,江枫寂历江山青。 茫茫仙岛无行路,清水黄尘不知处。 欲向丹丘访羽人,身骑白鹤高飞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画楫(jí):装饰华丽的船桨。
  • 兰舟:用兰木制成的船,泛指精美的船。
  • 玉瓮银瓶:指精美的酒器。
  • 倾倒:倒出酒来。
  • 急管青丝:急促的管弦乐器声。
  • 楚讴(ōu):楚地的民歌。
  • 菱荇(xìng):菱角和荇菜,水生植物。
  • 翠溆(xù):翠绿的水边。
  • 鸳鸯:水鸟,常比喻夫妻。
  • 倾金:花费大量金钱。
  • 梁苑:指梁孝王的园林,这里泛指豪华的园林。
  • 歌钟: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这里指音乐。
  • 杳茫:遥远而模糊不清。
  •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这里泛指古代帝王的陵墓。
  • 憔悴:形容衰败、枯萎。
  • 山水:这里指自然风景。
  • 忘形:忘我,超脱形骸之外。
  • 沧浪:古代歌名,这里指高洁的生活态度。
  • 寂历:寂静无声。
  • 江山:江河和山岳,泛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 仙岛:神话中的仙人居住的岛屿。
  • 丹丘:神话中的仙境。
  • 羽人:神话中的仙人,因身披羽毛而得名。
  • 白鹤:神话中常用来象征长寿和仙境的鸟。

翻译

江上的云悠闲地飘着,水面广阔无垠,二月时分,我在江边早早地赏花。装饰华丽的船桨和兰木制成的船,去而又留,我倒出精美的酒器中的酒,尽情倾倒。兴致来时,我带着歌妓深入江中,急促的管弦乐声中询问楚地的民歌。青青的菱角和荇菜浮在翠绿的水边,两两鸳鸯贴着远处的沙洲。百年间的世事如同东流水,何不像倾尽金钱那样长久地买醉。梁苑的歌钟声已经遥远而模糊,茂陵的松柏也空自枯萎。酒酣之时,山水间的景致让我忘我,何必非要坚守高洁的生活态度。我更吹起横笛,望向空阔的天空,江边的枫树寂静无声,江山依旧青翠。茫茫的仙岛没有行路,清水与黄尘不知何处。我想前往神话中的仙境丹丘,访问身披羽毛的仙人,骑着白鹤高飞而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江上的游赏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世事的感慨,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情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闲云悠悠水浩浩”、“青青菱荇浮翠溆”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和深厚情感。同时,通过对“梁苑歌钟”和“茂陵松柏”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繁华易逝、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最后,诗人以“身骑白鹤高飞去”作结,寄托了对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无限向往。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