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陈必尚题山水图
太常积飞翠,朝夕侵我庐。严公湖上水,色映灵台虚。
雁峰屋上三山峭,散帙鸣琴亦高妙。半榻閒云鹤梦醒,一帘初日藤花笑。
顾余性癖爱清晖,终日相过尽醉归。几度离家声别调,何时恩许卸朝衣。
黄花九月高楼酒,无那明朝又分手。座中应感去年人,马上空攀未霜柳。
酌酒看山兴暂同,君家兄弟气如虹。萍踪自愧无南北,聊寄相思水墨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常:古代官名,这里可能指高官的居所。
- 积飞翠:形容山间翠色浓密,仿佛可以积累。
- 侵:此处意为渗透、影响。
- 严公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灵台:古代指心灵或高洁的精神境界。
- 散帙:打开书卷。
- 鸣琴:弹琴。
- 半榻閒云:形容床榻之上仿佛有闲云飘过,意指环境清幽。
- 鹤梦:高洁或超脱的梦境。
- 一帘初日:透过帘子看到的初升的太阳。
- 藤花笑:形容藤花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仿佛在微笑。
- 清晖:清亮的光辉,这里指山水的美景。
- 相过:互相拜访。
- 别调:不同的曲调,这里可能指不同的生活方式或态度。
- 恩许:得到允许。
- 卸朝衣:脱下官服,指退休或不再担任官职。
- 黄花九月:指九月时菊花盛开。
- 无那:无奈。
- 分手:分别。
- 座中应感:在座的人应该感受到。
- 未霜柳:还未被霜打的柳树。
- 气如虹:形容气势磅礴,如彩虹般壮丽。
- 萍踪:漂泊不定的行踪。
- 水墨:这里指画中的山水。
翻译
太常的山间翠色浓密,朝夕之间渗透到我的居所。严公湖上的水光,映照出我心灵的高洁与虚静。
屋上的三山显得峭拔,打开书卷弹琴,生活显得高妙非凡。床榻之上仿佛有闲云飘过,鹤梦醒来,一帘初日的阳光下,藤花仿佛在微笑。
我天性喜爱这清亮的光辉,终日互相拜访,尽醉而归。几次离家,声音中带着别样的调子,何时能得到允许,脱下官服,不再担任官职。
九月时菊花盛开,高楼上饮酒,无奈明天又要分别。在座的人应该感受到,去年的人已经不在,马背上空自攀折还未被霜打的柳树。
饮酒看山,我们的兴致暂时相同,你家的兄弟气势如虹。我这漂泊不定的行踪,自愧无论南北,只能通过水墨画中的山水,寄托我的相思之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隐逸生活图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太常积飞翠”、“严公湖上水”等句,以景入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和高洁情怀。后文通过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感慨,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山水诗的典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