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航高鲁仲将赴春官同学友绘其乡龙门胜槩离为十咏分题于上余独裒众目总而歌之以识其别
清晖高楼连翠微,清晖主人常下帷。
春帘半占和烟卷,秋笛三江带月吹。
楼扉正对三江水,半占青山落乌几。
文笔浮峰雁影边,夏云夕照天声里。
岱阳千树拂晴霏,迢递风帆鸡屿归。
绿波芳草潮头白,空翠濛濛来湿衣。
竹枝歌断瀛洲渡,渡口行人自朝暮。
江心船若送僧钟,何限年光此中去。
有时蹑履闻天籁,樵夫牧叟非余类。
吴岭三山只暂窥,青云北阙遥相待。
北阙青云西上游,龙门今夜发仙舟。
明年桂枝君应得,还忆家山醉倚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官:古代掌管礼仪、教育的官员。
- 龙门:地名,此处指吴航的龙门山。
- 胜槩:胜景,美景。
- 裒众目:汇集众人的目光或意见。
- 清晖:明亮的阳光。
- 下帷:放下帷幕,指闭门读书。
- 三江:三条江河,具体指哪三条江河需结合具体地理位置。
- 文笔浮峰:形容山峰如文笔般挺拔。
- 天声:天上的声音,比喻宏大的声音。
- 岱阳:泰山的南面。
- 晴霏:晴朗的云雾。
- 鸡屿: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空翠:形容山色苍翠,空灵。
- 瀛洲渡:神话中的仙境,此处指渡口。
- 蹑履:穿着鞋子。
-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 樵夫牧叟:砍柴的人和放牧的老人。
- 吴岭三山:吴地的三座山,具体指哪三座山需结合具体地理位置。
- 青云北阙:指朝廷,比喻高官显贵。
- 桂枝:比喻科举及第。
翻译
明亮的阳光照耀着高楼,连接着翠绿的山色,楼中的主人常常闭门读书。春天的窗帘半卷,和着烟雾,秋天的笛声在月光下吹响,伴随着三条江河。
楼门正对着三条江河,半座青山落在乌鸦的栖息地。山峰如文笔般挺拔,在雁影边浮现,夏日的云彩在夕阳的照射下,在天上的宏大声音中显现。
泰山的南面有千树拂过晴朗的云雾,风帆在迢递的风中从鸡屿归来。绿波中的芳草在潮头显得苍白,空灵的苍翠山色濛濛地来湿衣。
竹枝歌在瀛洲渡口断绝,渡口的行人从早到晚。江心的船只仿佛在送别僧人的钟声,无数的时光就这样流逝。
有时穿着鞋子听到自然界的声音,砍柴的人和放牧的老人并不是我的同类。吴地的三座山只是暂时窥见,青云北阙在远方等待。
北阙青云向西游去,今夜龙门山出发的是仙舟。明年你若科举及第,还会记得家乡的山醉倚楼。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吴航龙门山的美丽景色和主人的生活情趣,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清晖、翠微、春帘、秋笛等,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主人对家乡山水的深情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