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建安朱氏杏林云隐图

· 王恭
君不见庐山岑,董仙在时花满林。身骑白鹿忽飞去,江海寥寥千古心。 君今种杏知何所,解向青山作茅苧。云中浇酒祀岐黄,林下还丹结龙虎。 羡君有道不羞贫,卖药无钱常与人。抱琴出谷迷行屐,散帙临流醉角巾。 武阳山水多奇处,金鳌苍苍但烟树。鸡犬长鸣石上苔,渔樵未识松边路。 自是先贤六代孙,布衣不到五侯门。相逢又欲还山去,他日思君愁断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庐山岑(cén):庐山的高峰。
  • 董仙:指东汉时期的董奉,传说中的仙人,曾在庐山种杏。
  • 江海寥寥:形容江海空旷,人迹罕至。
  • 茅苧(máo zhù):茅草和苎麻,这里指用茅草和苎麻搭建的简陋住所。
  • 岐黄:指古代医学家岐伯和黄帝,后泛指医学。
  • 还丹:道家炼制的丹药,传说能使人长生不老。
  • 龙虎:道家炼丹术语,指炼丹过程中的两种重要元素。
  • 行屐(xíng jī):行走时穿的木屐。
  • 角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头巾。
  • 金鳌(jīn áo):传说中的神龟,这里可能指地名或山名。
  • 五侯门:指权贵之家。

翻译

你可曾见过庐山的高峰,董仙在世时,那里花开满林。他骑着白鹿飞升而去,江海之间,留下了千古不变的心意。

你现在种杏的地方在哪里呢?想必是在青山之下,用茅草和苎麻搭建的简陋住所。你在云中浇酒祭拜医学的始祖岐伯和黄帝,在林下炼制丹药,结成了龙虎之丹。

我羡慕你有道而不以贫穷为耻,无钱卖药时,你常常无偿赠予他人。你抱着琴走出山谷,迷失在行走的木屐中,散开书籍,临流而醉,头戴角巾。

武阳的山水有许多奇妙之处,金鳌山苍苍,只有烟雾和树木。鸡犬在石上长鸣,渔樵不识松边的路。

你自是先贤的第六代子孙,却从未踏入权贵之家。相逢之后,你又将归隐山林,他日思念你时,恐怕要愁断猿声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和情怀,通过对庐山、杏林、炼丹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隐士超脱世俗、追求道义的精神境界。诗中“君不见庐山岑,董仙在时花满林”等句,以庐山和董仙的传说为背景,引出隐士的高洁志向。后文通过对隐士种杏、炼丹、卖药等生活的描写,进一步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乐于助人的品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赞美。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