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琴合故衣卷
峄阳古桐琼树枝,吴丝作弦云锦衣。
黄家旧物紫阳篆,彪炳文章光陆离。
乱离何事翻相失,龙池凤沼无春色。
沦落天涯几百秋,岂意人间今复得。
琴囊虽好人更清,相逢脱赠应有情。
君看昔日延陵对,好是悠悠身后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峄阳:峄山之阳,峄山位于今山东省邹城市,古时以产桐木著名,是制作琴的良材。
- 琼树枝:比喻桐木如琼玉般珍贵。
- 吴丝:吴地产的丝,指优质的丝线,用于制作琴弦。
- 云锦衣:形容琴弦如云锦般华丽。
- 紫阳篆:紫阳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别号,篆指篆刻,这里可能指朱熹的印章或其书法。
- 彪炳:光彩夺目。
- 光陆离:光彩闪烁,色彩斑斓。
- 龙池凤沼:古代宫廷中的池沼,这里比喻皇宫。
- 沦落:流落,指琴流落民间。
- 几百秋:几百年。
- 脱赠:解下赠送。
- 延陵: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札,以贤德著称。
- 悠悠:长久。
翻译
峄山之阳的古桐木,如同琼玉般的树枝,吴地产的丝线制成的琴弦,华丽如云锦衣裳。 黄家旧有的琴上刻着紫阳的篆书,文章光彩夺目,色彩斑斓。 在乱离之中,为何反而失去了它,皇宫中的池沼已无春色。 流落民间已有数百年,岂料今日在人间又得以重见。 琴囊虽好,但人更为清雅,相逢时解下赠送,定有深情。 你看那昔日的延陵公子,他的名声将长久流传于后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琴的描写,展现了其珍贵的材质和华丽的装饰,同时抒发了对乱世中失去珍贵物品的感慨。诗中“峄阳古桐”、“吴丝作弦”等词句,不仅描绘了琴的高贵品质,也暗示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后文通过对琴流落民间的叙述,表达了对其命运的同情和对重获的喜悦。结尾以延陵公子的典故,寄寓了对美好事物长久流传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