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陈沧州

· 王恭
朝来空馆思依依,回首关河一叶飞。 沧海断鸿看又到,故山明月几时归。 萧条短发临青镜,飒沓秋风度客衣。 唯有沧州知己在,未应尊酒顿相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答:敬答,回信。
  • 陈沧州: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朝来:早晨。
  • 空馆:空荡荡的馆舍,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 思依依:思绪缠绵,依依不舍。
  • 关河:关隘和河流,泛指边远地区。
  • 一叶飞:比喻时光易逝,如落叶飘零。
  • 沧海:大海。
  • 断鸿:断绝的鸿雁,比喻音信不通。
  • 故山:故乡的山。
  • 几时归:何时能够回去。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
  • 短发:短头发,指年纪已大。
  • 临青镜:对着青铜镜。
  • 飒沓:形容风声。
  • 秋风:秋天的风。
  • 度客衣:吹过旅人的衣服。
  • 沧州:地名,这里可能指陈沧州。
  • 知己:知心的朋友。
  • 未应:不应该。
  • 尊酒:酒杯,借指饮酒。
  • 顿相违:突然分离。

翻译

早晨醒来,空荡荡的馆舍里思绪缠绵,回首远望,关隘和河流如同飘飞的落叶。 大海上的断鸿再次出现,故乡的明月何时才能再见到。 面对青铜镜,我这萧条的短发,飒飒的秋风吹过旅人的衣裳。 唯有在沧州,有知己相伴,不应该让酒杯成为我们突然分离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眷恋。诗中,“空馆”、“关河”、“一叶飞”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孤独和时光流逝的哀愁。通过“沧海断鸿”和“故山明月”的对比,诗人抒发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结尾处提到“沧州知己”,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对离别的不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渴望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