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监生还京

· 王恭
官船一棹大江流,才子还京赋远游。 帆带夕芜依御苑,梦随凉月到家楼。 长淮雁影催寒曙,近郭砧声报晚秋。 此度金门应早达,莫令乡舍久淹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ào):船桨,这里指代船。
  • 夕芜:夕阳下的草地。
  • 御苑:皇家园林。
  • 砧声:捣衣声,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 金门:指京城。
  • 淹留:停留,逗留。

翻译

官船划桨,大江水流,才子返回京城,远行赋诗。 帆影带着夕阳下的草地,依偎在皇家园林旁,梦中随着凉爽的月光,回到了家楼。 长淮河上的雁影催促着寒冷的曙光,近郊的捣衣声报告着晚秋的到来。 这次回到京城应该早早到达,不要让家乡的人久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才子乘船回京的情景,通过“帆带夕芜”、“梦随凉月”等意象,展现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长淮雁影”和“近郭砧声”巧妙地以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声音,传达了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结尾的“此度金门应早达,莫令乡舍久淹留”则表达了对早日到达京城,不使家乡人久等的愿望,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家乡的眷恋。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