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流西凉

· 王恭
凤林关路远悠悠,惆怅行人过陕州。 渭水寒流秦塞晚,灞陵残雨汉原秋。 玉门壁垒行应遍,白苇黄榆梦亦愁。 江海同人今已尽,南冠何事到君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林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 悠悠:形容路途遥远。
  • 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感到悲伤。
  • 陕州: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
  • 渭水:黄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流经陕西。
  • 秦塞:指秦地的边塞,即陕西一带。
  • 灞陵: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 汉原:指汉地的平原,即陕西一带。
  • 玉门:古代关隘名,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
  • 壁垒:指军事防御工事。
  • 白苇黄榆:泛指西北地区的植物,白苇指芦苇,黄榆指榆树。
  • 江海同人: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南冠:指囚犯,这里比喻被贬谪的人。

翻译

凤林关的路途遥远无边,我心中充满悲伤,看着行人穿越陕州。渭水的寒流在秦地的边塞上缓缓流淌,灞陵的残雨落在汉地的秋原上。玉门的壁垒我应该已经走遍,梦中也愁见那白苇黄榆的荒凉景象。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已尽,为何你这个被贬谪的人还要来到我的头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前往西凉的深情场景。诗中通过凤林关、渭水、秦塞、灞陵等地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边塞的荒凉。诗人对友人的离别感到惆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关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