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房秋夜

· 王恭
古木閒岩坐入禅,碧萝飞处一灯悬。 萧萧天籁千峰月,梦落秋潭午夜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án):同“闲”,空闲,闲静。
  • :山崖。
  • 入禅:进入禅定状态,即冥想。
  • 碧萝:绿色的藤萝。
  •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 千峰月:月光照耀下的众多山峰。
  • 梦落:梦境中仿佛落下。
  • 秋潭:秋天的深潭。
  • 午夜泉:午夜时分的泉水声。

翻译

古木之下,静坐于山崖,进入禅定之境, 碧绿的藤萝间,一盏灯火悬挂。 萧瑟的风声,千山万峰在月光下静谧, 梦境中,似乎落入秋日的深潭,午夜泉水的声音回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秋夜中的禅定体验。通过“古木”、“岩”、“碧萝”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个幽静而神秘的修行环境。诗中的“一灯悬”象征着僧人的内心光明与智慧。后两句“萧萧天籁千峰月,梦落秋潭午夜泉”则通过自然的声音和月光,以及梦境中的深潭和泉水声,表达了僧人在禅定中达到的超然境界和深邃的内心体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禅宗的静谧与超脱。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