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闽士倪生渠阳军中春晖堂卷
倪生倜傥人,眼白天下士。腹中千卷人岂知,未肯低头拾青紫。
如何孤剑独从军,迢递乡山隔楚云。鸿雁声中空吊影,鹡鸰原上叹离群。
故园梦远心常到,惆怅庭帏日应老。落羽偏怜反哺乌,春晖倍忆忘忧草。
春晖烨烨照营门,游子时时念母恩。白云几度频回首,边月何人不断魂。
荒城古戍无州县,瘴水蛮烟杂霜霰。相逢俱是五溪儿,寄书不到三秋燕。
昨夜宁亲赋独还,西风残叶穆陵关。衣沾彭蠡湖边雨,路指无诸郭里山。
君家更在罗江浦,丹荔花香酒如乳。菽水重欢膝下情,风沙不记军中苦。
匆匆又说别家林,衣上仍缝慈母针。时平边塞无烽火,知尔长悬爱日心。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倜傥(tì tǎng):形容人风流潇洒,不拘束。
- 青紫:古代高官的服饰颜色,代指高官显爵。
- 迢递(tiáo dì):形容遥远。
- 鹡鸰(jí líng):一种鸟,常用来比喻兄弟。
- 庭帏:指家庭。
- 落羽:比喻失意或失败。
- 反哺乌:乌鸦反哺,比喻孝顺。
-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母爱。
- 烨烨(yè yè):形容光亮、鲜明。
-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 断魂:形容非常悲伤。
- 瘴水蛮烟:指南方湿热的气候和环境。
- 五溪:指湖南西部一带的五条河流。
- 彭蠡湖:即鄱阳湖。
- 无诸:古代地名,今福建福州一带。
- 罗江浦: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菽水:豆和水,指简单的饮食,比喻清贫的生活。
- 风沙:比喻军中的艰苦环境。
- 慈母针:指母亲亲手缝制的衣物,象征母爱。
- 爱日:珍惜时光,这里指孝顺父母的日子。
翻译
倪生是个风流潇洒的人,对天下士人多有轻视。他腹中藏有千卷书,人们岂能知晓,他也不肯低头去追求高官显爵。 为何独自一人带着孤剑从军,家乡的山川遥远,隔着楚地的云。在鸿雁的叫声中,空自吊影,鹡鸰原上叹息离群。 故园的梦遥远,心却常到,惆怅地思念着日渐老去的家庭。失意时更怜悯反哺的乌鸦,春天的阳光倍增对忘忧草的怀念。 春晖照耀着军营的门,游子时刻怀念母亲的恩情。白云几次回首,边疆的月光让何人不悲伤。 荒凉的城池和古戍没有州县,瘴气和蛮烟夹杂着霜雪。相逢的都是五溪的儿郎,寄信不到三秋的燕子。 昨夜独自回家赋诗,西风中残叶飘过穆陵关。衣裳沾满了彭蠡湖边的雨,路指向无诸的郭里山。 你家更在罗江浦,丹荔花香,酒如乳。简单的饮食重温膝下的欢乐,风沙中不记得军中的苦。 匆匆又说要离开家乡,衣上仍缝着慈母的针线。时世太平,边塞无战火,知道你长久地怀着孝顺父母的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倪生从军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倜傥”、“眼白天下士”突显了倪生的不羁与高傲,而“腹中千卷人岂知”则揭示了他的才华与不被理解的孤独。通过“鸿雁声中空吊影”、“春晖倍忆忘忧草”等意象,深刻表达了对家乡和母亲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以“时平边塞无烽火,知尔长悬爱日心”作结,既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也赞颂了倪生对家庭的深情与孝顺。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
王恭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甲寅春二月与蜜在慧均四藏自显超汉铁关洞开瓶出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槩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上横冈 》 —— [ 明 ] 释今无
- 《 壬子春二月丙戍天雨新霁卉木向荣遥睇紫微复动游山之兴因述一首奉寄一鹤子材复东良性诸友洎古道明远大用默庵方外交以订其约云 》 —— [ 明 ] 贝琼
- 《 寄旷知事伯逵四首 》 —— [ 明 ] 刘崧
- 《 和梅轩叔原韵 》 —— [ 清 ] 庄年
- 《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 —— [ 宋 ] 朱熹
- 《 二月道中效赵章泉体四首 》 —— [ 宋 ] 包恢
- 《 仲春游望 》 —— [ 明 ] 张羽
- 《 洞中春日 》 —— [ 明 ] 陈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