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水雪景

· 王恭
双毫闲染处,隐见雪花飞。 万壑飘琼树,千峰掩翠微。 灞桥吟影度,剡曲棹舟归。 因忆阳春调,而今和者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毫:指毛笔。
  • 闲染:随意地作画。
  • 隐见:隐约可见。
  • 万壑:无数的山谷。
  • 琼树:指被雪覆盖的树木,如同琼玉一般。
  • 翠微:青翠的山色。
  • 灞桥: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古代常在此送别。
  • 吟影度:吟诗的身影经过。
  • 剡曲:地名,在今浙江省嵊州市,古代有剡溪,风景秀丽。
  • 棹舟:划船。
  • 阳春调:高雅的曲调,比喻高雅的诗文。
  • 和者稀:指能理解和欣赏的人很少。

翻译

在闲暇之余,我用毛笔随意作画,隐约间仿佛看到了雪花飘飞。无数山谷中的树木被雪覆盖,如同琼玉,千峰之间掩映着青翠的山色。想象着在灞桥边吟诗的身影经过,以及在剡曲划船归来的情景。因此回忆起那些高雅的曲调,但现在能理解和欣赏的人已经很少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山水雪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厚情感。诗中“双毫闲染处,隐见雪花飞”以画笔为引,巧妙地勾勒出雪花的轻盈飘逸。后句通过对“万壑”、“琼树”、“千峰”、“翠微”的描绘,进一步以雪景为背景,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静谧。结尾处回忆“阳春调”,感慨和者稀少,透露出对高雅文化日渐衰微的忧思,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怀念。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