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叠愁肠:形容心中忧愁重重。
- 兼与病相宜:与疾病相伴,形容身心俱疲。
- 寒泉泻意:比喻心中的情感如寒泉般涌出。
- 琴三尺:指古琴,因其长约三尺,故称。
- 花影横窗:花影斜映在窗户上。
- 月一枝:形容月亮如一枝孤悬。
- 为客:作为旅人。
- 传雁日:指传递书信的日子,雁常被用作传递书信的象征。
- 听猿时:听到猿猴啼叫的时刻,常用来形容旅途的孤寂。
- 山行水宿:在山中行走,在水边住宿,形容旅途的艰辛。
- 水知远:水流知道远方的路,比喻旅途的漫长。
- 沧江:泛指江河。
- 梦所思:梦中思念的人或事。
翻译
心中的重重忧愁只有自己知道,多情的心思与疾病相伴。 心中的情感如寒泉般涌出,通过三尺长的古琴表达;花影斜映在窗户上,月亮如一枝孤悬。 作为旅人,正当传递书信的日子;前程中,又到了听猿猴啼叫的时刻。 在山中行走,在水边住宿,水流知道远方的路;空向江河中梦见思念的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旅人在秋日里的孤独与忧愁。诗中,“重叠愁肠”与“兼与病相宜”描绘了旅人内心的苦闷与身体的疲惫。通过“寒泉泻意”与“琴三尺”的比喻,展现了旅人情感的深沉与表达的渴望。而“花影横窗”与“月一枝”则进一步以景寓情,渲染了孤寂的氛围。后文通过“传雁日”与“听猿时”的描写,强调了旅途的漫长与孤寂。结尾的“山行水宿”与“梦所思”则抒发了旅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王元俸对旅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