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塘曲

· 王恭
妾身在寒塘,夫婿平原客。 白马五陵游,空闺断行迹。 忆昨别君时,蒲生柳条碧。 及此君不归,登舻感秋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妾身:古代女子自称。
  • 寒塘:寒冷的池塘,这里指女子所在的地方。
  • 夫婿:丈夫。
  • 平原客:指在平原地区游历或居住的人。
  • 白马五陵游:五陵,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泛指贵族子弟游荡的地方。白马,指贵族子弟骑的马。
  • 空闺:空荡荡的闺房,指女子独守的房间。
  • 断行迹:断绝了行踪,指丈夫没有留下任何消息。
  • 忆昨:回忆昨天。
  • 蒲生柳条碧:蒲,一种水生植物。柳条碧,指柳树的枝条呈现出碧绿色。
  • 及此:到了这个时候。
  • 登舻:登上船只。
  • 感秋色:感受到秋天的景色,这里指女子因秋天的到来而感到悲伤。

翻译

我身在寒冷的池塘边,而我的丈夫却成了平原上的游子。 他骑着白马在五陵间游荡,我的闺房空空如也,他的行踪已无从寻觅。 回忆起昨天与他分别的情景,那时蒲草丛生,柳枝青翠。 到了现在,他仍未归来,我登上船只,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心中无限感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秋天的池塘边思念远游的丈夫,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孤独。诗中,“寒塘”、“空闺”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而“蒲生柳条碧”则巧妙地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女子的期盼。最后,“登舻感秋色”一句,不仅描绘了女子因秋天的到来而感到的悲伤,也反映了她的无奈和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