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郭韩臣家藏赵大年汀渚秋烟卷

· 王恭
大梁公子写沧洲,几百年中墨尚留。 芳草秪疑韦曲社,青山多是洛阳秋。 天边积霭鸿初断,浦口微霜叶尽流。 遥想繁华何事业,汴河东去更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梁:古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战国时魏国的都城。
  • 沧洲:古代指隐士的居所,也泛指江湖、隐逸之地。
  • 韦曲社:古代文人雅集的地方,此处指画中的芳草地。
  • 洛阳秋:洛阳,古都名,秋指秋天,此处形容画中的山色如洛阳秋天的景色。
  • 积霭:指云雾聚集。
  • 汴河:古代河流名,流经开封,此处指画中的河流。

翻译

大梁的公子描绘了江湖隐逸之地,几百年后,这幅墨迹依旧留存。 画中的芳草让人联想到文人雅集的韦曲社,山色则像是洛阳秋天的景色。 天边的云雾中,大雁刚刚飞过,河口微霜覆盖,叶子随水流去。 遥想往昔的繁华,那些事业已成过去,只有汴河的水依旧悠悠东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一幅古画的描述,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大梁公子写沧洲”一句,既点明了画作的作者和主题,又暗含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后文通过对画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如“芳草秪疑韦曲社,青山多是洛阳秋”,展现了画作的意境深远和艺术价值。结尾的“汴河东去更悠悠”则是对历史长河中一切繁华终将逝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无奈与感慨。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