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词

万里晴空月满天,高楼何处见秋烟。 琉璃光透黄金世,罗绮轻飘白玉仙。 凤曲昔时曾有约,雁书今夜若为传。 天台有路垂垂近,共道红桃绿柳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琉璃:指玻璃或宝石,这里形容世界光彩夺目。
  • 罗绮:华丽的丝织品,这里形容衣物的华美。
  • 凤曲:指美妙的音乐,比喻美好的约定或消息。
  • 雁书:古代指传递的书信,因为雁是候鸟,常被用来比喻传递信息。
  • 天台:神话中的仙境,这里比喻理想或美好的地方。

翻译

在万里无云的晴朗夜晚,明月高悬天空,不知哪座高楼能望见秋日的轻烟。世界如同琉璃般光彩夺目,黄金般辉煌,人们穿着罗绮般华丽的衣裳,轻盈飘逸如同白玉般的仙子。曾经有过美好的约定,如同凤曲般动听,而今夜,我期盼着如同雁书般的音讯能够传来。通往天台的路似乎越来越近,我们共同期待在那红桃绿柳环绕的仙境相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月光明媚的夜晚,通过对高楼、秋烟、琉璃世界、罗绮仙子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个梦幻而华美的场景。诗中“凤曲”与“雁书”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约定和远方音讯的期盼。结尾的“天台有路垂垂近”则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即将实现的喜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