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冈州有怀

葭菼苍苍客思催,江门流水重徘徊。 寒潮日暮雁初落,野岸秋深人又来。 两度黄花淹旅梦,半山明月独登台。 劳劳沧海云踪远,夜听孤城画角哀。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葭菼(jiā tǎn):芦苇和荻,两种水生植物。
  • 苍苍: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客思:旅人的思绪。
  • 江门:地名,指江河的出入口。
  • 重徘徊:再次徘徊,形容心情复杂。
  • 寒潮:寒冷的潮水。
  • 野岸:野外的河岸。
  • 淹旅梦:淹没在旅途的梦境中。
  • 独登台:独自登上高台。
  • 劳劳:形容辛苦劳累。
  • 沧海:大海。
  • 云踪:如云般飘忽不定的行踪。
  • 画角:古代军乐器,形似喇叭,用以发号施令或奏军乐。
  • :悲伤的声音。

翻译

芦苇和荻茂盛地生长,旅人的思绪被催动,江门的流水让我再次徘徊。 寒冷的潮水在日暮时分,大雁刚刚落下,野外的河岸在秋深时,我又来到了这里。 两次的黄花淹没在旅途的梦境中,半山之上的明月,我独自登上高台。 在沧海中劳碌,云般的行踪遥远,夜晚听着孤城中画角的悲伤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重游冈州时的深情与孤独。诗中,“葭菼苍苍”与“江门流水”共同营造了一种苍茫而悠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通过“寒潮日暮”、“野岸秋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最后,“劳劳沧海云踪远,夜听孤城画角哀”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