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吴兴用杨进士韵

· 王绂
暂将踪迹寓京畿,海鹤江云处处飞。 老托孤藤随作伴,贫收碎帛破成衣。 吟边灯影同清夜,别后钟声隔翠微。 愧我浮名苦相伴,何缘参谒叩禅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畿(jīng jī):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 孤藤:单独的藤蔓,比喻孤独无依。
  • 碎帛:破旧的布料。
  • 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 浮名:虚名,指不切实际的名声。
  • 参谒(cān yè):拜见,参见。
  • 禅扉(chán fēi):禅门,指佛教寺院。

翻译

暂时将我的踪迹寄托在京城附近,像海鹤和江云一样四处飘飞。 我老了,依靠着孤独的藤蔓作为伴侣,贫穷中收集的破布拼凑成衣。 在吟诗的时光里,灯光与清夜相伴,离别后,钟声隔着青翠的山腰传来。 我感到惭愧,因为虚名苦苦相随,不知何时能有机会参拜佛门,敲响禅院的门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禅宗的向往。诗中,“海鹤江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流浪生涯,而“孤藤”和“碎帛”则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贫困。后两句通过对“灯影”和“钟声”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渴望。结尾的“愧我浮名苦相伴,何缘参谒叩禅扉”则深刻表达了对虚名的厌倦和对禅宗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