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川赵原沧洲图

· 王恭
冠盖纷纷多宦游,怜君生事寄沧洲。 半池草梦飞残雨,一片荷衣挂远秋。 卷幔云山天外小,近人鱼鸟镜中幽。 遥知霜露松门夕,秋气寒泉兴未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冠盖: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
  • 宦游:指官员因公外出或任职外地。
  • 生事:生活,生计。
  • 沧洲:水边的地方,多指隐居之地。
  • 草梦:比喻虚幻的愿望或梦想。
  • 荷衣:用荷叶制成的衣服,比喻隐士的服饰。
  • 卷幔:卷起帘幕。
  • 鱼鸟:指自由自在的鱼和鸟。
  • 松门:松树下的门,指隐居的地方。
  • 寒泉:清凉的泉水。

翻译

官员们纷纷外出任职,我同情你将生活寄托在水边的隐居之地。 半梦半醒间,草地上的残雨飞舞,一片荷叶衣裳挂在这深秋时节。 卷起帘幕,远处的云山显得渺小,近处的鱼鸟在镜中显得幽静。 遥想你在松树下的门旁,在霜露的夜晚,面对着秋天的寒泉,兴致依旧不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景,通过对比官员的宦游与隐士的宁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草梦”、“荷衣”、“鱼鸟”等,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自然幽静的隐居世界。尾联通过“霜露松门夕,秋气寒泉兴未休”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切向往和赞美。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