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寄梁浮丞陈思孝工篆入翰林

· 王恭
故人西上怅离魂,几度封书寄荜门。 别梦正悬江口雁,相思谁那岭头?。 晨朝染翰临飞阁,日夕闻钟出禁垣。 宸睿若教金石刻,知君不久独承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怅离魂:因离别而感到的忧愁和不安。
  • 封书:封好的书信。
  • 荜门:简陋的门,比喻贫寒之家。
  • :牵挂。
  • 染翰:用笔蘸墨,指书写或绘画。
  • 飞阁:高耸的楼阁。
  • 禁垣:皇宫的城墙。
  • 宸睿:皇帝的智慧。
  • 金石刻:刻在金属或石头上的文字,常用于铭文或碑文。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

翻译

老朋友西去,我心中充满了离别的忧愁,几次写信寄到你那简陋的家门。 分别后的梦境中,我牵挂着江口的雁群,思念之情谁能比得上岭头的猿猴。 清晨,你在高耸的楼阁中挥毫泼墨,傍晚,你听着钟声走出皇宫的城墙。 如果皇帝的智慧让你刻写金石铭文,我知道你不久将独享皇恩。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西去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其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诗中通过“怅离魂”、“相思”等词语,传达了诗人因离别而生的忧愁与思念。后两句则通过想象友人在皇宫中的生活,预祝其将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恩宠。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前程的殷切期望。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