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宋王驸马西园雅集卷

· 王恭
西园簪佩日联翩,共爱风流戚畹贤。 金将池台连帝里,玉堂词翰蔼宾筵。 机閒羽士弦中意,心静林僧竹下禅。 莫向繁华惊物换,大梁宫树也萧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簪佩:指古代官员或贵族的服饰,这里代指官员或贵族。
  • 联翩:形容连续不断,这里指频繁往来。
  • 戚畹:指皇亲国戚。
  • 金将池台:指豪华的园林建筑。
  • 帝里:指京城。
  • 玉堂:指朝廷或高官的府邸。
  • 词翰:指诗词文章。
  • 蔼宾筵:指宴会上的气氛和谐。
  • 机閒:指闲暇无事。
  • 羽士:指道士。
  • 弦中意:指音乐中的意境。
  • 林僧:指山林中的僧人。
  • 竹下禅:指在竹林下修行的禅意。
  • 物换:指事物的变迁。
  • 大梁宫树:指古代都城大梁(今开封)的宫廷树木。

翻译

西园中贵族们日日往来,共同喜爱风流倜傥的皇亲国戚。 豪华的园林与京城相连,玉堂中的诗词文章在宴会上和谐飘香。 闲暇时道士弹奏的音乐意境深远,心静的僧人在竹林下修行禅意。 不要对繁华的变迁感到惊讶,连大梁宫廷的树木也显得萧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西园中的贵族生活,通过“簪佩日联翩”和“共爱风流戚畹贤”展现了贵族们的频繁往来和风流倜傥的生活态度。诗中“金将池台连帝里”和“玉堂词翰蔼宾筵”进一步以豪华的园林和宴会上的诗词文章,描绘了贵族生活的奢华与文化的繁荣。后两句“机閒羽士弦中意,心静林僧竹下禅”则转向对闲适生活的赞美,体现了对精神追求的向往。结尾“莫向繁华惊物换,大梁宫树也萧然”则带有哲理意味,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连昔日繁华的大梁宫树也已萧条,暗示了世事无常的深沉感慨。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