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高漫士

· 王恭
萍梗飘飘未遇时,此怀唯有故人知。 离心几度曾相梦,交态于今更不疑。 黄菊青樽谁共榻,白云高馆独垂帷。 遥知玩宇楼中月,应怪登临每负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萍梗:比喻漂泊无定的生涯。
  • 飘飘:形容漂泊不定。
  • 离心:离别的情感。
  • 交态:交往的态度。
  • 黄菊:黄色的菊花,常用来象征秋天和晚年的友情。
  • 青樽:青铜酒杯,指酒。
  • 白云高馆:高处的住所,常用来形容隐居或高远的地方。
  • 玩宇:观赏宇宙,指在高楼中观赏月亮。
  • 负期:错过约定的日期。

翻译

我像漂泊的萍梗一样,在未遇之时四处漂泊,这份心情只有老朋友能理解。 离别的情感曾多次在梦中相遇,交往的态度至今更加坚定不移。 黄菊和青樽,谁能与我共榻而眠?在白云高馆中,我独自垂下帷幕。 遥想在玩宇楼中观赏月亮,应该会责怪我总是错过登临的时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漂泊生涯的感慨。诗中,“萍梗飘飘”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流浪生活,而“此怀唯有故人知”则凸显了故人间的深厚情谊。后句通过“黄菊青樽”和“白云高馆”的意象,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结尾的“玩宇楼中月”与“负期”则巧妙地结合了对美景的欣赏和对错过时机的遗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