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新宁陈叔谟留耕别墅

· 王恭
识子青年未官禄,闭户看书心亦足。 南亩东皋厌远寻,退耕却在灵台曲。 灵台一道自通天,中有冷冷几窍泉。 犁牛钱鏄知何用,仁作春苗义作田。 大田多稼多为尔,岂必流传到孙子。 何似君家方寸中,子孙食力垂无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亩东皋:指南边和东边的田地。
  • 灵台:指心,也指高洁的心灵。
  • 犁牛钱鏄:犁牛指的是耕牛,钱鏄指的是古代的货币,这里指物质财富。
  • 仁作春苗义作田:比喻仁义如同春天的苗和田地,是生活的根本。
  • 大田多稼:指广阔的田地和丰富的庄稼。
  • 方寸:指心。

翻译

认识你时你还年轻,没有官职和俸禄,闭门读书,内心已感到满足。 南边和东边的田地已不再去寻找,你选择退隐耕作,心灵在高洁之地得到安宁。 心灵之路直通天际,其中流淌着清澈的几股泉水。 耕牛和金钱又有何用,仁义才是生活的根本,如同春天的苗和田地。 广阔的田地和丰富的庄稼都是为你而存在,何必一定要流传给子孙。 何不像你家那样,心中的一方寸土,子孙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永远地生活下去。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陈叔谟的隐逸生活和内心的满足。诗中,“闭户看书心亦足”展现了陈叔谟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通过“灵台”、“仁作春苗义作田”等意象,诗人表达了对高洁心灵的向往和对仁义生活的推崇。最后,诗人以“方寸中,子孙食力垂无穷”作结,强调了自食其力的生活态度和家族传承的深远意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