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雁

· 王绂
虞人何用网罗谋,万里高飞且自由。 肯学鸡凫饱禾黍,一汀菰米楚天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田猎的官。
  • 菰米: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可食用。

翻译

为何虞人要用网罗来捕猎,那雁儿已高飞万里,自由自在。 它宁愿学习鸡鸭,饱食禾黍,也不愿在楚天的秋日里,啄食一汀的菰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虞人捕猎与雁儿自由飞翔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反感。诗中,“虞人何用网罗谋”一句,直接质疑了虞人捕猎的必要性,而“万里高飞且自由”则描绘了雁儿高飞远翔的自由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两句通过比喻,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宁愿像鸡鸭一样平凡生活,也不愿被束缚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反抗。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