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帏。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霞帔(xiá pèi):古代妇女的一种披肩,此处形容女子的服饰华丽如霞。
  • 钿镜(diàn jìng):镶嵌有金属或宝石的镜子,形容女子梳妆用具的精美。
  • 仙容: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如仙。
  • 画愁眉:用眉笔画出带有忧愁的眉形,表示女子内心的忧郁。
  • 遮语回轻扇:用扇子轻遮面庞,回转话语,形容女子的羞涩和含蓄。
  • 含羞:因害羞而面露羞涩之态。
  • 绣帏(xiù wéi):绣有花纹的帐幕,此处指女子的闺房。
  • 玉楼:华美的楼阁,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居所。
  • 花洞:指女子的闺房,也比喻女子的内心深处。
  • 乘鸾(chéng luán):传说中仙人乘坐的神鸟,比喻女子离去或升仙。

翻译

她的披肩如霞光般绚烂,云鬓般的发丝,镜中映出的容颜如同雪一般纯净。她画着忧郁的眉形,用轻扇遮掩着回转的话语,含羞地退入绣花的帐幕之中。

在玉楼上久久地相互凝望,心中对那花洞般的闺房充满了迟来的遗憾。无论是早是晚,她都希望能乘着鸾鸟离去,不要留下任何遗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美丽而忧郁的女子形象,通过华丽的服饰和精美的用具来衬托她的高贵与纯洁。诗中“画愁眉”、“遮语回轻扇”等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末句“早晚乘鸾去,莫相遗”则透露出女子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离别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永恒之美的向往。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