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鸣机札札停金梭,芙蓉澹荡生池波。 神轩红粉陈香罗,凤低蝉薄愁双蛾。 微光奕奕凌天河,鸾咽鹤唳飘飖歌。 弯桥销尽愁奈何,天气骀荡云陂陁。 平明花木有秋意,露湿綵盘蛛网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机札札(zhá zhá):形容织布机工作的声音。
  • 金梭:指织布用的梭子,因其金属制成,故称金梭。
  • 芙蓉:荷花。
  • 澹荡:形容水波轻轻摇动的样子。
  • 神轩:指华美的车驾。
  • 红粉:指女子。
  • 香罗:华美的丝织品。
  • 凤低蝉薄:形容女子服饰的轻盈。
  • 双蛾:指女子的双眉。
  • 微光奕奕:形容星光闪烁。
  • 凌天河:指银河。
  • 鸾咽鹤唳:形容声音哀婉。
  • 飘飖歌:飘渺的歌声。
  • 弯桥:指银河,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
  • 骀荡(dài dàng):形容天气温和舒适。
  • 云陂陁(bēi tuó):形容云层低垂。
  • 綵盘:彩色的盘子,这里指露珠在花叶上的样子。
  • 蛛网:蜘蛛网。

翻译

织布机发出札札的声音,金梭停止了工作,池中的荷花随着水波轻轻摇动。华美的车驾上,女子身着香罗,服饰轻盈,双眉紧锁,流露出忧愁。星光闪烁,银河横跨天际,传来哀婉的鸾鹤之声,飘渺的歌声。银河桥似乎消解了忧愁,但天气温和,云层低垂,又增添了几分愁绪。清晨,花木间已有了秋意,露珠如彩色盘子般挂在花叶上,蜘蛛网上也沾满了露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忧愁和自然景物的变化。诗中,“鸣机札札停金梭”一句,既描绘了织女的劳作,又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女子的等待。后文通过对女子服饰、神态的描写,以及对星光、银河、歌声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忧郁的七夕夜晚。结尾处的清晨景象,更是以秋意和露珠的细节,加深了诗中的哀愁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感受。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