鄜畤李相公
秦城择日发征辕,斋戒来投节制尊。
分虎名高初命相,攀龙迹下愧登门。
夜听讴咏销尘梦,晓拜旌幢战旅魂。
华舍未开宁有碍,綵毫虽乏敢无言。
生兼文武为人杰,出应乾坤静帝阍。
计吐六奇谁敢敌,学穷三略不须论。
功高马卸黄金甲,台迥宾欢白玉樽。
九穗嘉禾垂绮陌,四时甘雨带雕轩。
推恩每觉东溟浅,吹律能令北陆暄。
青草连沙无血溅,黄榆锁塞有莺翻。
笙歌合沓春风郭,鸡犬连延碧岫村。
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托蓬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鄜畤 (fū zhì):古代地名,今陕西省富县一带。
- 征辕 (zhēng yuán):指征战的车辆。
- 斋戒 (zhāi jiè):在宗教或重要活动前,进行清洁身心、禁食等仪式。
- 节制尊 (jié zhì zūn):指尊贵的节度使。
- 分虎名高 (fēn hǔ míng gāo):比喻官职显赫,名声大。
- 攀龙迹 (pān lóng jì):比喻追求高官显爵。
- 旌幢 (jīng chuáng):古代用作仪仗的旗帜。
- 綵毫 (cǎi háo):指华美的笔。
- 帝阍 (dì hūn):指皇宫的门。
- 六奇 (liù qí):指奇谋妙计。
- 三略 (sān lüè):古代兵书,指兵法。
- 九穗嘉禾 (jiǔ suì jiā hé):比喻丰收。
- 绮陌 (qǐ mò):美丽的街道。
- 雕轩 (diāo xuān):装饰华丽的车辆。
- 东溟 (dōng míng):指东海。
- 北陆 (běi lù):指北方。
- 黄榆锁塞 (huáng yú suǒ sāi):指边塞的景象。
- 合沓 (hé tà):重叠,聚集。
- 碧岫村 (bì xiù cūn):指青山环绕的村庄。
- 棠树 (táng shù):古代常用来比喻忠诚和贤德。
翻译
在秦城选择吉日出发征战,斋戒后来到尊贵的节度使面前。 分虎之名显赫,初次任命为相,攀龙之迹下,我感到惭愧未能登门。 夜晚听着讴歌和吟咏,消除了尘世的梦境,早晨拜见旌旗和战车,激发了战士的魂魄。 华丽的房屋尚未开启,难道会有阻碍,虽然缺乏华美的笔,但岂敢无言。 生来兼备文武,是人中之杰,出征应和乾坤,静守帝宫之门。 计策奇妙,无人能敌,学识深邃,无需多言。 功勋显赫,战马卸下黄金甲,高台之上,宾客欢聚白玉杯。 九穗的嘉禾垂挂在美丽的街道,四季的甘雨伴随着华丽的车辆。 推恩之心,觉得东海都显得浅,吹奏的律令能让北方变得温暖。 青草连沙,没有血迹飞溅,黄榆锁塞,有莺鸟翻飞。 笙歌重叠,春风吹过城郭,鸡犬相连,碧山环绕的村庄。 游子不是因为贪图献赋,而是永远依托在棠树下,寄托着蓬草的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李相公的赞美和自身的谦逊。诗中,“分虎名高”、“攀龙迹下”等词句展现了李相公的显赫地位和诗人对其的敬仰。同时,通过“夜听讴咏销尘梦”、“晓拜旌幢战旅魂”等句,表达了诗人对李相公军事才能和文化修养的钦佩。诗的最后,诗人以“永依棠树托蓬根”表达了自己对李相公的忠诚和依托,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雄浑与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