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阻风登延祚阁

· 许浑
极目皆陈迹,披图问远公。 戈鋋三国后,冠盖六朝中。 葛蔓交残垒,芒花没后宫。 水流箫鼓绝,山在绮罗空。 极浦千艘聚,高台一径通。 云移吴岫雨,潮转楚江风。 登阁惭漂梗,停舟忆断蓬。 归期与归路,杉桂海门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戈鋋(gē chán):古代兵器,此处指战争。
  • 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吏。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均建都于金陵(今南京)。
  • 葛蔓:葛藤。
  • 残垒:残破的堡垒。
  • 芒花:一种植物,此处可能指芒草的花。
  • 后宫:皇帝的妃嫔居住的地方。
  • 箫鼓:古代乐器,此处指音乐。
  • 绮罗:华美的丝织品,代指繁华。
  • 极浦:遥远的水边。
  • 吴岫(wú xiù):吴地的山。
  • 楚江:长江中游的一段,古时属于楚国。
  • 漂梗:随水漂流的树枝,比喻漂泊不定。
  • 断蓬:断了的蓬草,比喻流离失所。
  • 杉桂:杉树和桂树,此处指代树木。
  • 海门:地名,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长江入海口附近。

翻译

极目远眺,满眼都是历史的陈迹,我展开地图向远方的僧人询问。自三国纷争之后,这里便是六朝官吏的聚集之地。葛藤交织在残破的堡垒上,芒草的花覆盖了废弃的后宫。水流声中,箫鼓的音乐已不再响起,山峦依旧,但繁华已逝。

遥远的水边聚集了千艘船只,高台上的小径直通天际。云彩移动,吴地的山间下起了雨,潮水转向,楚江上吹起了风。登上阁楼,我感到自己如同漂浮的树枝般无依,停下船只,我想起了流离失所的自己。我期待着归期,也思索着归路,那杉树和桂树所在的海门东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金陵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漂泊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戈鋋”、“冠盖”、“葛蔓”、“芒花”等,勾勒出一幅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末句“归期与归路,杉桂海门东”则透露出诗人对归乡的深切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叹息。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