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宾客相国咏雪

· 许浑
近腊千岩白,迎春四气催。 云阴连海起,风急度山来。 尽日隋堤絮,经冬越岭梅。 艳疑歌处散,轻似舞时回。 道蕴诗传丽,相如赋骋才。 霁添松筱媚,寒积蕙兰猜。 暗涨宫池水,平封辇路埃。 烛龙初照耀,巢鹤乍裴回。 檐日琼先挂,墙风粉旋摧。 五门环玉垒,双阙对瑶台。 绮席陵寒坐,珠帘远曙开。 灵芝霜下秀,仙桂月中栽。 卷幌书千帙,援琴酒百杯。 垂休编太史,呈瑞表中台。 皓夜迷三径,浮光彻九垓。 兹辰是丰岁,歌咏属良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近腊:接近农历十二月。
  • 四气:指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
  • 隋堤:指隋朝时修建的堤岸。
  • 越岭梅:越过山岭的梅花。
  • 道蕴:指道家的深奥含义。
  • 相如赋:指司马相如的赋,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文学家。
  • (jì):雨后天晴。
  • (xiǎo):小竹子。
  • 蕙兰:一种香草。
  • 辇路:皇帝的车道。
  • 烛龙:神话中的龙,能吐火。
  • 巢鹤:指在巢中的鹤。
  • 裴回:徘徊。
  • 五门:指皇宫的五个门。
  • 双阙:指皇宫前的两个高大的建筑物。
  • 瑶台: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绮席:华丽的席子。
  • 灵芝: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
  • 仙桂:神话中的桂树,常与月亮联系在一起。
  • 卷幌:卷起的窗帘。
  • 千帙:指很多书。
  • 援琴:弹琴。
  • 垂休:指皇帝的恩泽。
  • 太史:古代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
  • 呈瑞:呈现吉祥的征兆。
  • 中台:指朝廷。
  • 皓夜:明亮的夜晚。
  • 三径:指小路。
  • 浮光:指月光。
  • 九垓:指天空。
  • 丰岁:丰收的年份。
  • 歌咏:歌唱和赞美。

翻译

接近农历十二月,千山万壑都被白雪覆盖,迎接春天的到来,四季的气候开始变化。云层阴沉,似乎与海相连,风急速地越过山岭而来。整天都能看到隋堤上的柳絮,经过冬天,越过山岭的梅花依然盛开。雪的艳丽让人怀疑是从歌声中散落,轻盈得像是舞动时回旋。道家的深奥诗句流传美丽,司马相如的赋展现了他的才华。雨后天晴,松树和小竹子显得更加妩媚,寒意中蕙兰的香气让人猜测。宫池的水面悄悄上涨,皇宫的车道上积满了尘埃。神话中的烛龙开始照耀,巢中的鹤在徘徊。屋檐上的雪先挂起,墙上的风吹得雪花旋转。皇宫的五个门环绕着玉石堆砌的城墙,两个高大的建筑物对着神话中的瑶台。华丽的席子在寒冷中摆放,珠帘在黎明时分轻轻拉开。灵芝在霜下依然秀丽,仙桂在月光中栽种。卷起的窗帘下摆放着许多书籍,弹琴时饮下百杯酒。皇帝的恩泽被记载在太史的编年史中,吉祥的征兆呈现在朝廷。明亮的夜晚迷失了小路,月光照亮了整个天空。这是一个丰收的年份,歌唱和赞美属于美好的时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雪景的壮丽与神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雪的美丽与力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云阴连海起,风急度山来”描绘了雪天的宏大气势,“艳疑歌处散,轻似舞时回”则赋予了雪花以生命和动感。此外,诗中还融入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引用,如“相如赋骋才”和“垂休编太史”,增添了诗的文化深度。整体上,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