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

从公城上来,秋近绝纤埃。 楼古秦规在,江分蜀望开。 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 陪赏今为忝,临欢敢诉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纤埃:微小的尘埃。
  • 秦规:秦代的规划或风格。
  • 蜀望:蜀地的景色或视野。
  • 标宿雪:高山上未融化的积雪。
  • 末席:指地位较低的座位。
  • 本寒灰:比喻心情冷淡或失意。
  • :谦辞,表示自己不配或不够格。

翻译

跟随公卿登上城楼,秋意渐浓,空气中几乎没有尘埃。 这座楼保留着古秦的风格,江水分隔开蜀地的壮丽景色。 远处山峰上还残留着积雪,我坐在较低的座位上,心情如同冷灰。 陪伴公卿赏景,我感到自己不够格,面对欢乐,我不敢举杯共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随同公卿登楼远眺的情景,通过“秋近绝纤埃”、“楼古秦规在”等句,展现了秋日的清新与古楼的庄严。诗中“远山标宿雪”一句,不仅描绘了远山的雪景,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冷清。结尾的“陪赏今为忝,临欢敢诉杯”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地位的自谦和对公卿的尊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杨汝士

唐虢州弘农人,字慕巢。杨虞卿弟。宪宗元和四年进士擢第,又登博学宏词科,累辟使府。穆宗长庆元年为右补阙,再迁职方郎中。文宗大和中,以本官知制诰。时李宗闵、牛僧孺辅政,待汝士厚,拜中书舍人,改工部侍郎,又迁户部。开成元年,转兵部,后转吏部。终刑部尚书。族人嗣复尝大宴,汝士与元稹、白居易均在座,赋诗,汝士后成而最佳,归语人曰:“今日压倒元白。” ► 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