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宗人尚书嗣复祠祭武侯毕题临淮公旧碑
古柏森然地,修严蜀相祠。
一过荣异代,三顾盛当时。
功德流何远,馨香荐未衰。
敬名探国志,饰像慰氓思。
昔谒从征盖,今闻拥信旗。
固宜光宠下,有泪刻前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森然:形容树木茂密、排列整齐的样子。
- 修严:修建得庄严、整齐。
- 蜀相祠:指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 荣异代:指不同时代的人都给予荣耀和尊敬。
- 三顾: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求他出山辅佐的故事。
- 馨香:指祭祀时燃烧的香,比喻对先人的怀念和敬仰。
- 荐:献祭。
- 敬名:尊敬的名字,这里指诸葛亮。
- 饰像:装饰的雕像。
- 氓思:百姓的思念。
- 谒:拜访。
- 征盖:征战的车辆。
- 信旗:军中的信号旗,这里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 光宠:荣耀和宠爱。
翻译
在茂密的古柏环绕之地,庄严地修建了蜀汉丞相的祠堂。 每一次经过这里,都感受到不同代人对他的荣耀与尊敬,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那时盛行。 他的功德流传得多么遥远,祭祀的馨香从未衰减。 我们尊敬地探究他的名字,装饰他的雕像以慰藉百姓的思念。 过去曾拜访他征战的车辆,现在听说他的军事才能如信号旗般引领着我们。 他本应得到荣耀和宠爱,我的泪水刻在了前人的碑文上。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深切敬仰和怀念。诗中通过描绘蜀相祠的庄严景象,以及对诸葛亮功德的赞颂,展现了其不朽的历史地位。诗人的情感真挚,通过“有泪刻前碑”一句,传达了对诸葛亮功绩的感佩和对历史的深沉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对历史英雄的崇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