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

· 曹松
不独满池塘,梦中佳句香。 春风有馀力,引上古城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独:不仅仅。
  • 佳句香:形容春草美好得如诗中精妙的语句散发香气。这里将春草比喻成优美的诗句,给人以美好、清新之感。 (jiā) :美的词句 。
  • 馀力:剩余的力量。 (yú )同“余”。

翻译

春草啊,可不只是满满地铺在池塘边,它还走进了人们的梦里,像美好的诗句般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春风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劲儿,温柔又有力地将春草一路引上古老的城墙。

赏析

这首诗围绕“春草”展开,别具一格。首句“不独满池塘”,突破了常见描写春草局限于池塘周边的视角,给人一种春草蔓延、无处不在的广阔感。“梦中佳句香”极为巧妙,把春草与梦境相连,还将其比作美好的诗句,赋予春草一种浪漫且富有诗意的气息,让春草从单纯的自然景物升华到触动心灵的艺术形象。

后两句“春风有馀力,引上古城墙”,将春风拟人化,一个“引”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风轻轻带动春草攀爬至古城墙的动态画面。春草不仅充满生机活力,更有了一种向上的力量。古老城墙与春草形成鲜明对比,古老厚重的城墙衬出春草的鲜嫩新绿、充满生机,表现出春天带来的力量和希望 ,整首诗简洁却意境深远,读来韵味悠长。

曹松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七十馀,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曹松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才以七十一岁高龄中进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老榜”。曹松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遗作有《曹梦征诗集》三卷。《全唐诗》录其诗一百四十首。 ► 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