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

· 寒山
久住寒山凡几秋,独吟歌曲绝无忧。 蓬扉不掩常幽寂,泉涌甘浆长自流。 石室地炉砂鼎沸,松黄柏茗乳香瓯。 饥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山:唐代僧人,隐居于浙江天台山寒岩,以诗闻名。
  • 几秋:多年,不确定的时间。
  • 蓬扉:用蓬草编成的简陋门,象征隐士的生活。
  • 幽寂:寂静而少有人烟。
  • 甘浆:甜美的泉水。
  • 砂鼎:用砂做的锅,古代煮药或烹茶的器具。
  • 柏茗:柏树叶与茶叶混合,指茶。
  • 乳香瓯:形容茶水如乳汁般浓郁,瓯是古代盛茶的小杯子。
  • 伽陀药:佛教术语,指佛法、禅定等精神食粮。
  • 心地调和:心境平和,内心和谐。
  • 倚石头:可能指倚靠山石休息,也象征内心的依靠。

翻译

在寒山深处居住了多年,秋天又来了几次,独自吟唱诗歌没有丝毫忧虑。简陋的门常常敞开着,周围环境总是安静而少有打扰。清泉涌出甘甜的泉水,自然流淌不息。石头房子里,砂锅煮沸着茶水,松脂和柏叶泡出的茶香四溢。饥饿时只需品尝一口佛法般的食物,心灵得到调和,便能倚靠山石静心休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山僧人的隐居生活,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幽静和生活的简单,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世、内心宁静的禅意世界。"久住寒山凡几秋"表达了诗人长期坚守山林的坚韧,"泉涌甘浆长自流"则寓言了生活的自给自足。"石室地炉砂鼎沸"与"心地调和倚石头"形成鲜明对比,前者物质生活的简朴与后者精神世界的丰盈相映成趣。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和谐与自在,富有深沉的哲理意味。

寒山

寒山

寒山,字、号均不详,唐代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