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明寺僧院

曾识匡山远法师,低松片石对前墀。 为寻名画来过院,因访闲人得看棋。 新雁参差云碧处,寒鸦辽乱叶红时。 自知终有张华识,不向沧洲理钓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匡山:指四川成都附近的青城山,是道教名山,也是诗人温庭筠的故乡。
  • 远法师:可能是指一位与诗人有交往的法号为“远”的僧人。
  • 低松片石:低矮的松树和散落的石头,形容僧院环境清幽。
  • 前墀:寺院长廊前的空地或庭院。
  • 名画:此处指珍贵的艺术作品,可能是寺内悬挂的壁画。
  • 闲人:指僧院中的僧侣,他们过着清闲的生活。
  • 参差:形容雁群排列不整齐,这里也指雁群在天空中的动态。
  • 辽乱:形容寒鸦叫声嘈杂。
  • 叶红时:秋季树叶变红的时候。
  • 张华:晋代文学家,以博学多识著称。
  • 沧洲:古代泛指水边,常用来指隐士的居所。
  • 理钓丝:钓鱼,这里象征归隐田园的生活。

翻译

曾经认识那位来自匡山的远方法师,他居住的僧院里,只有低矮的松树和几块石头陪伴在前院。为了寻找那些珍贵的壁画,我特意来到这所寺院,意外地遇见了一些悠闲的僧人,得以观赏他们的对弈。在蓝天白云下,新雁成群结队飞翔;而秋风吹过,落叶纷飞,寒鸦的叫声显得格外嘈杂。我知道自己终究会像张华那样有着广博的知识,所以并不向往隐居在水边钓鱼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明寺僧院的环境和僧人们的生活,展现了作者对僧人生活的羡慕以及对自己才识的自信。温庭筠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如新雁、寒鸦、张华等元素,既增添了诗意,又寓含哲理。他表达了即使有才华,也不愿放弃尘世生活,选择归隐的决心,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温庭筠诗歌的清新与深沉并存的特点。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