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冬韩宗伯止园赏梅花夜归读苏文忠公十一月罗浮松风亭梅花诗次其韵再赋
寻芳何必罗浮村,芳林自足留芳魂。
主人爱花更爱客,折柬投辖无晨昏。
青衣不入终南径,玉骨岂贮华林园。
万紫千红已销歇,孤芳谁与相寒温。
天香国色迥独立,趋炎笑彼迎朝暾。
师雄一梦不复返,孤山处士时到门。
广平相公有佳赋,夭桃秾李噤无言。
东皇着意勿轻掷,西园日日能移樽。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申: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韩宗伯: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止园:地名,可能是韩宗伯的园林。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以梅花著称。
- 折柬:古代的一种请柬。
- 投辖:比喻留客之深。
- 青衣:指梅花。
- 终南径:终南山的道路,比喻隐居之地。
- 华林园:古代著名的园林。
- 销歇:消失,停止。
- 孤芳:孤独的芳香,指梅花。
- 寒温:冷暖,这里指梅花的孤傲。
- 趋炎:趋向炎热,比喻追求权势。
- 朝暾:早晨的阳光。
- 师雄:人名,可能是指某个与梅花有关的人物。
- 孤山处士:指隐居的人。
- 广平相公:人名,可能是指某个官员。
- 夭桃秾李:指春天盛开的花朵。
- 东皇:指春神。
- 西园: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园林。
翻译
在壬申年的冬天,我前往韩宗伯的止园欣赏梅花,夜晚归来后读苏轼的十一月罗浮松风亭梅花诗,便依照其韵再次作诗。
寻找芳香何必远赴罗浮村,芳林自然足以留住芳魂。 主人既爱花又爱客,不断发出请柬,留客至深夜。 青衣梅花不入隐居的终南山径,其玉骨又岂能贮藏于华林园。 万紫千红的花朵已凋谢,孤独的芳香与谁共享冷暖。 天香国色的梅花独立不群,嘲笑那些趋炎附势追求权势的人。 师雄一梦不再回来,孤山隐士时常到访。 广平相公有佳作,春天的花朵无言以对。 春神着意不要轻视,西园日日都能举杯共饮。
赏析
这首作品以冬日赏梅为背景,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权势的淡漠。诗中“青衣不入终南径,玉骨岂贮华林园”一句,既描绘了梅花的孤傲,也反映了诗人不随流俗的品格。结尾“东皇着意勿轻掷,西园日日能移樽”则寄寓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艺术修养。
张萱的其他作品
- 《 奉和濲师赵相公怀山八咏用韵 其三 二初牧侣 》 —— [ 明 ] 张萱
- 《 丁卯八月四日移家羊城督课儿辈省试因柬同社君子 》 —— [ 明 ] 张萱
- 《 辛未夏四月宛陵刘子真馆余江上小堂以六言五绝见投次来韵答之 》 —— [ 明 ] 张萱
- 《 题唐伯虎山水 》 —— [ 明 ] 张萱
- 《 自广济至濲水舟中即事 》 —— [ 明 ] 张萱
- 《 宴别曾泽卿太史还留曹得还字时同席韩叔捷参知将起家韩寅仲明府余士翘孝廉谒补有日并以劝驾 》 —— [ 明 ] 张萱
- 《 二十三日喜晴迎诸君子集蓼云楼诗以肃之 》 —— [ 明 ] 张萱
- 《 秋日园居口号六十章 》 —— [ 明 ] 张萱
相关推荐
- 《 予有书閤仅容膝东有隙地初甚荒芜偶于暇日理成小园径以通之杖藜日涉于其间几欲成趣然花木萧疏不足播之吟咏谩赋十一小诗以记园中之仅有者时甲戌仲冬也扬扬畹 》 —— [ 宋 ] 王十朋
- 《 让帝挽歌词二首 》 —— [ 唐 ] 卢僎
- 《 壬辰冬十一月避乱绮山简丘文中贡原父二教授 》 —— [ 元 ] 王逢
- 《 题刘氏幽香亭 》 —— [ 宋 ] 吴儆
- 《 次韵文仲冬夜书怀 》 —— [ 宋 ] 邹浩
- 《 冰上人至自中宿以诗为贽病中下榻赋以赠之 》 —— [ 明 ] 张萱
-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四 》 —— [ 清 ] 沈光文
- 《 淳熙戊戌将命广东侍亲携孥十一月至安仁留云锦驿一宿而去时晋卿侄偕行后二十三年分阃桂林晋卿主馀干簿复以是月来会于此把盏道旧为之怆然因成一诗示晋卿 》 —— [ 宋 ] 蔡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