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人至自中宿以诗为贽病中下榻赋以赠之

· 张萱
振锡能三绕,柴门始一开。 园惭长者宅,客有药王来。 啜茗翻朱贝,题诗扫绿苔。 莫言觉一宿,解夏始应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振锡:指僧人持锡杖出行。锡杖,僧人所持的法器。
  • 柴门:用树枝编扎的门,常指代简陋的门户。
  • 长者宅:指有德行的人的住所。
  • 药王:佛教中指能治百病的菩萨,此处指来访的僧人。
  • 啜茗:喝茶。
  • 朱贝:红色的贝壳,此处可能指红色的茶杯或茶碟。
  • 题诗:在墙壁或纸上写诗。
  • 绿苔:生长在潮湿地方的绿色苔藓。
  • 解夏:佛教用语,指夏季的僧人安居结束后。

翻译

僧人持着锡杖来到,我这才打开那扇柴门。 这园子比起长者的住所,真是自愧不如,而客人中竟有如药王般的僧人到来。 我们品茶时,茶杯红如朱贝,我在绿苔上题写诗句。 不要说一夜的觉悟,真正的解脱应在夏季安居结束后才能回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到访诗人简陋住所的情景。诗中,“振锡”、“柴门”等词语勾勒出一幅清静的僧侣生活画面。通过“园惭长者宅,客有药王来”表达了诗人对来访僧人的尊敬和自谦。后两句则通过“啜茗翻朱贝,题诗扫绿苔”展现了诗人与僧人品茶、题诗的雅致生活,最后以“莫言觉一宿,解夏始应回”寄托了对真正觉悟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和理解。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