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昌平舟中戏呈周冯之作

十月西风卉渐黄,夹河杨柳半凋霜。 客衣冷暖曾谁问,世事浮沉只自伤。 且喜仙舟同郭侣,更从赤壁识周郎。 每看大树催行色,共把青尊醉异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uì):草的总称。
  • 凋霜:因霜冻而凋谢。
  • 客衣:旅人的衣服。
  • 世事浮沉:世间事物的变化无常。
  • 仙舟:比喻美好的船只,常用于形容同行者的高雅。
  • 郭侣:指同行的朋友,郭昌平。
  • 赤壁:地名,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地,此处借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 周郎:指三国时期的周瑜,因其年轻英俊,才华横溢,被称为“周郎”。
  • 大树:可能指旅途中的标志性大树,也可能是比喻旅途中的重要时刻或转折点。
  • 青尊:青铜酒器,代指酒。
  • 异香:特别的香气,此处可能指酒的香气。

翻译

十月西风中,草木渐渐变黄,夹河的杨柳因霜冻而半数凋谢。旅人的衣服感受到冷暖,却无人过问,世间事物的无常变化,只能自己感伤。幸好与郭昌平这样的仙舟伴侣同行,还能在赤壁之地认识如周瑜般的英雄。每次看到旅途中的大树,都像是催促我们前行的信号,我们共同举杯,享受这特别的酒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秋旅途中的景色与情感。通过“十月西风”、“夹河杨柳”等自然景象,表达了旅途的孤寂与世事的无奈。诗中“仙舟同郭侣”、“赤壁识周郎”则展现了与友人共游的喜悦和对历史英雄的向往。结尾的“大树催行色”、“青尊醉异香”则巧妙地将旅途的艰辛与酒宴的欢乐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乐观态度。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