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四节妇

家乘流传夙敬恭,蝉联四世守孤宗。 膏脂不沐亡人发,簪珥空修节妇容。 南诏早霜凋翡翠,北堂夜月冷芙蓉。 可怜矢死心非石,忍看旌书下九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家乘:家谱。
  • 夙敬恭:一贯尊敬。
  • 蝉联:连续不断。
  • 孤宗:孤立的家族。
  • 膏脂:油脂,这里指用来润发的物品。
  • 簪珥:发饰,这里指节妇的装饰。
  • 南诏:古代国名,位于今云南省一带。
  • 翡翠:一种宝石,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
  • 北堂:指家中的主要居室。
  • 芙蓉:荷花,这里比喻节妇的美貌。
  • 矢死:誓死。
  • 旌书:表彰的文书。
  • 九重:指朝廷。

翻译

家谱流传,我们一贯尊敬,连续四代守护着孤立的家族。 油脂不用来润发,发饰空自修饰着节妇的容颜。 南诏的早霜凋零了美丽的女子,北堂的夜月冷却了节妇的美貌。 可怜她们誓死不渝,心如坚石,不忍看到朝廷的表彰文书下达。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家谱的流传和四代节妇的坚守,展现了家族的尊敬与传承。诗中运用“膏脂不沐”和“簪珥空修”等细节描写,突出了节妇的贞洁与牺牲。同时,通过“南诏早霜”和“北堂夜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高洁的氛围,表达了节妇们坚贞不屈的精神。最后,对朝廷旌书的“忍看”态度,更是深化了对节妇坚守的敬意与同情。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