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七夕雨中韩寅仲明府绪仲太史同新安孙子真携两姬过集
霢霂连宵黯不开,何当巧夕更闻雷。
秋新已觉晴常少,人老谁能巧得来。
舞态歌声空见妒,云情雨意莫相猜。
明年此夕知同否,醉不厌厌莫拟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子:中国传统纪年法,六十年一个周期,这里指某一年的七夕。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 霢霂(mài mù):细雨绵绵的样子。
- 巧夕:即七夕,因传说中织女巧手,故称。
- 秋新:初秋。
- 人老:指诗人自己年老。
- 云情雨意:比喻男女之间的情感。
- 明年此夕:指明年的七夕。
- 醉不厌厌:形容醉得非常满足。
翻译
细雨连绵整夜,天空阴沉不开,为何在这七夕之夜还要听到雷声。 初秋时节已感觉到晴天稀少,人老了又怎能再展现巧妙的技艺。 舞姿歌声只会引来嫉妒,男女间的情感无需多猜。 不知明年的七夕我们是否还能相聚,醉得心满意足,不愿离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通过细雨、雷声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阴郁而又不失浪漫的氛围。诗中“秋新已觉晴常少,人老谁能巧得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舞态歌声”与“云情雨意”的对比,展现了人生中美好与遗憾并存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深刻感悟。
张萱的其他作品
- 《 题登高送远册赠郑计部辂思社丈出守括苍时重阳后一日也 》 —— [ 明 ] 张萱
- 《 张天如太史既寄声于李子木侍御见索拙刻诸书复以书价附郡理吴公祖见贶不敢拜领即缄拙刻诸书致之并书价完璧赋此驰谢 》 —— [ 明 ] 张萱
- 《 戊辰七十有一境内外诸名硕皆以佳章见寿赋此奉谢四首 》 —— [ 明 ] 张萱
- 《 归自五羊乘月渡石龙市寄怀邓玄度观察陈仪翔计部 》 —— [ 明 ] 张萱
- 《 写墨竹寿内弟车柏台五十有一并赠以诗 》 —— [ 明 ] 张萱
- 《 秋日园居口号六十章 》 —— [ 明 ] 张萱
- 《 园居六十章 》 —— [ 明 ] 张萱
- 《 题翻马图 》 —— [ 明 ] 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