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通:指五种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身如意通。在佛教中,这些神通是修行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获得的能力。
- 龟毛:比喻琐碎、不必要的事物。
- 三尺:这里指长度,比喻事物的具体形态或限制。
- 虚空:指空无一物的空间,比喻事物的本质或真相。
- 针线无缝:比喻事物完美无缺,没有破绽。
翻译
五种神通的老者已成精,那些琐碎的事物何必有三尺之长。 一锤子打破那空无一物的真相,事物的完美无缺,没有破绽,难以识别。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寓言的形式,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中的“五通老便成精”暗示了修行者通过修炼获得神通,但这些神通并非诗中关注的重点。相反,诗人通过“龟毛何必三尺”来讽刺那些过分追求琐碎细节的行为。后两句“一锤打破虚空,针线无缝难识”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事物本质的看法,即真正的本质是超越形态和限制的,而事物的完美无缺往往隐藏着不易察觉的真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和事物本质的独到见解。
张萱的其他作品
- 《 黄含光参知奏最承恩思归移疾数损书问归志浩然不肖萱念切依刘窃效古人称药量水之谊两干谒者更欲治装岁暮言别黯尔归途瞻恋弥亟诗以申臆笔掷魂销 》 —— [ 明 ] 张萱
- 《 过苏汝载同韩寅仲 》 —— [ 明 ] 张萱
- 《 鸿华庵望水有感 》 —— [ 明 ] 张萱
- 《 河源陈明府以便面诗见贻赋此奉答 》 —— [ 明 ] 张萱
- 《 元日凌江公署试笔呈赵司理元峰周广文冲霄 》 —— [ 明 ] 张萱
- 《 庚申冬月旧寮杨昆林右辖粤东时久病未能展谒辛酉春二月以诗代书驰候 》 —— [ 明 ] 张萱
- 《 题韩伯声涉趣园八景遐瞩楼 》 —— [ 明 ] 张萱
- 《 送吴养志老师抉建昌同守 》 —— [ 明 ] 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