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云静野钟冲宇同携用扇韵

山中何意亦冠裳,携手临歧觉话长。 马渡晴桥冲野色,兔分仙桂摘秋香。 云翻石峒经瑶草,珠探骊龙得夜光。 二妙相逢缘不浅,石渠今有汉文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冠裳:(guān cháng) 指正式的服装,这里指穿着正式的服饰。
  • 临歧:(lín qí) 指在分岔路口,比喻分别。
  • 仙桂:(xiān guì) 传说中的仙树,这里指桂树。
  • 瑶草:(yáo cǎo) 传说中仙境的草,比喻珍贵。
  • 骊龙:(lí lóng) 传说中的黑龙,这里指深藏的宝物。
  • 二妙:(èr miào) 指两位才情出众的人。
  • 石渠:(shí qú) 古代藏书的地方,这里指藏书丰富。
  • 汉文章:(hàn wén zhāng) 指汉代的文学作品,这里泛指珍贵的文献。

翻译

山中本无意着装,却因临别而话长。 马儿踏过晴桥,冲破了野外的宁静,兔子在仙桂下分食秋香。 云翻过石峒,经过瑶草,探珠于骊龙,得见夜光。 两位才子相逢,缘分不浅,石渠中今藏有汉代的文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山中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马渡晴桥冲野色,兔分仙桂摘秋香”生动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生机,而“云翻石峒经瑶草,珠探骊龙得夜光”则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般景色的向往。结尾提到“二妙相逢缘不浅,石渠今有汉文章”,不仅表达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暗示了文化的传承与珍贵。

张子翼

张子翼,字汝临,号事轩。琼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亚魁。授武昌县教谕,升广西陆川知县。在任五年,祀名宦。归田后闭门课子,与海瑞、王弘诲诗简往来,传为韵事。有《事轩摘稿》。《海南丛书》第五册有传。张子翼诗,以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书局印行之《海南丛书》第五册《张事轩摘稿》为底本,校以明陈是集《溟南诗选》所录张子翼诗。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