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月泉咏金山寺诗韵四首

· 曹义
宝地雄蟠江渚中,巍峨楼阁势凌空。 八窗云气连青嶂,四面波光荡绮栊。 游览杳无车马到,登临须仗客舟通。 中流砥柱成千古,浩劫茫茫岂有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宝地:指珍贵的土地,这里特指金山寺所在地。
  • 雄蟠:雄壮地盘踞。
  • 江渚:江中的小洲。
  • 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
  • 楼阁:泛指楼房。
  • 势凌空:气势高耸入云。
  • 八窗:指多扇窗户,形容建筑的宽敞明亮。
  • 青嶂:青色的山峰。
  • 绮栊:华丽的窗户。
  • 游览:游玩观赏。
  • 杳无:完全没有。
  • 车马:车辆和马匹,这里指交通工具。
  • 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览山水。
  • 客舟:载客的船只。
  •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 浩劫:大灾难。
  • 岂有穷:怎么会有尽头。

翻译

金山寺如宝地般雄壮地盘踞在江中的小洲上,其巍峨的楼阁气势高耸入云。多扇窗户连通着青色的山峰,四面波光映照着华丽的窗户。这里游览时完全没有车马的喧嚣,只有依靠载客的船只才能到达。金山寺如中流砥柱般屹立千古,面对茫茫的浩劫,它的存在似乎永无止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金山寺的雄伟壮观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诗中,“宝地雄蟠江渚中”一句,既表达了金山寺的地理优势,又突出了其雄伟的气势。后文通过“八窗云气连青嶂,四面波光荡绮栊”进一步以景生情,展现了金山寺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结尾的“中流砥柱成千古,浩劫茫茫岂有穷”则深刻表达了金山寺的历史地位和永恒价值,体现了诗人对这座古寺的敬仰之情。

曹义

明应天府句容人,字子宜。永乐十三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升礼部主事,累迁南京吏部尚书。正统末,京师告急,奉命守崇文门。天顺初辞官归。有《默庵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