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台:高耸入云的台阁,象征着朝廷的高贵和威严。
- 凌绛霄:凌驾于红色的天际之上,形容极高。
- 金爵:金色的爵位,指高官显贵。
- 连苍阙:与苍天相连的宫阙,形容宫殿的宏伟。
-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 冠盖: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
- 驰:奔驰,快速前进。
- 拂曙: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 鼓钟:古代的乐器,用于报时或举行仪式。
- 重瞳:指皇帝,传说中皇帝的眼睛有两个瞳孔。
- 都吁:都城的叹息,指皇帝的忧虑。
- 百辟:百官。
- 第献纳:依次进献和收纳,指官员们依次向皇帝进言或献礼。
- 封事:密封的奏章。
- 侍臣:侍奉皇帝的官员。
- 收:收取,整理。
- 纶音:皇帝的诏令。
- 中使:宫中的使者。
- 出:传达,发布。
- 君行:您的行为,指萧伯龄的行动。
- 振奇材:展现非凡的才能。
- 敷奏:陈述奏章。
- 引前列:引领在前,指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
翻译
云台高耸入云,金色的爵位与苍天相连的宫阙相映成辉。天刚亮时,官员们便奔驰前往,拂晓时分鼓钟声响起,标志着新一天的开始。皇帝屡次叹息,百官依次进言献礼。侍臣们整理密封的奏章,宫中使者传达皇帝的诏令。您将展现非凡的才能,引领在前,陈述奏章,担任朝中的重要职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宫廷的繁忙景象,通过云台、金爵、苍阙等意象展现了朝廷的庄严与高贵。诗中“平明冠盖驰,拂曙鼓钟发”生动地描绘了官员们忙碌的早晨,而“重瞳屡都吁,百辟第献纳”则反映了皇帝的忧虑和百官的忠诚。最后,诗人以“君行振奇材,敷奏引前列”表达了对萧伯龄赴春官的期望和赞美,展现了其非凡的才能和在朝中的重要地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朝廷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