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旟隼(yú sǔn):古代的一种旗帜,上面画有隼鸟的图案。
- 騑騑(fēi fēi):形容马行走的样子。
- 五马:古代太守的代称。
- 连钱:古代马具上的一种装饰。
- 倚玉:比喻与贤人同处。
- 把臂:握手,表示亲密。
- 通家:世交。
- 黍谷:地名,指黍谷山,位于今北京市密云区。
- 四百峰:泛指山峰众多。
翻译
旗帜在晴朗的天空中翻飞,万家的炊烟袅袅升起,五匹骏马缓缓前行,马具上的连钱装饰闪闪发光。 在同僚中与贤人相伴已有三年,握手间回忆起与您二十年的深厚情谊。 老眼得以拨开千里的迷雾,白发之下,心中仍怀抱两重天的希望。 应当知道黍谷之地春意盎然,四季如春,四百峰头之上,得以安稳入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希望的画面。诗中通过“旟隼晴翻万井烟”和“騑騑五马拥连钱”等意象,展现了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和尊贵出行的场景。后句通过“同曹倚玉曾三载”和“把臂通家忆廿年”表达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长久交往。最后两句“应知黍谷春常满,四百峰头得稳眠”则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安宁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珍视与期待。
张萱的其他作品
- 《 止园主人以双鹤诗三章见示用来韵奉酬病目命笔不足存也 》 —— [ 明 ] 张萱
- 《 侯令博罗获上信下两年如一日矣公门桃李药笼参苓四境无弃物者独知之契物外之交惟萱一人实徼福焉一旦惠赐表庐曰圣世人龙何物老圃能无愧色而侯过情之誉有加无已复不惜彩毫更题啸傲烟霞一榜永光衡泌且贶以珠玉不一而足谓为老圃真面目以传老圃之神岂抱瓮荷锄者亦有葑菲可采乎九顿拜嘉即悬于百尺楼头喜而欲狂步侯来韵勉短赋谢珠玉在前不辞形秽 》 —— [ 明 ] 张萱
- 《 谒谢王虞石直指四章 》 —— [ 明 ] 张萱
- 《 黄逢永广文病足还里以便面一律见怀次来韵赋答 》 —— [ 明 ] 张萱
- 《 十禽言 》 —— [ 明 ] 张萱
- 《 赠黄荆卿太学 》 —— [ 明 ] 张萱
- 《 武彝山中即事 》 —— [ 明 ] 张萱
- 《 曾元陟亲家以湘阴广文谢事还里喜而赋之 》 —— [ 明 ] 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