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太史嘉宾米明府仲诏招集得鞍字
上国开芳社,名园簇绣鞍。
朱明初启序,粉署数邀欢。
共载枚生笔,时弹贡氏冠。
朝从花底散,山向柳边看。
地接瀛洲胜,歌闻蜀道难。
佳宾不速客,才子谩为官。
绿蚁浮瑶斝,朱樱行玉槃。
庭虚不受暑,月淡欲生寒。
散帙烧高烛,题诗坐曲栏。
良辰恣宴赏,清夜美游盘。
薄宦真鸡肋,浮生尽鼠肝。
野麟方困斗,枝鹊未全安。
湖海孤蓬转,风尘两鬓残。
抚时休仰屋,努力且加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汤太史嘉宾米仲诏:汤太史,指汤嘉宾,太史是官名;米仲诏,人名,具体不详。
- 上国:指京城。
- 芳社:指文人雅集的场所。
- 绣鞍:装饰华丽的马鞍,此处指骑马而来的宾客。
- 朱明:指夏天。
- 启序:开始。
- 粉署:指官署,因墙壁多涂以白垩,故称。
- 枚生笔:指汉代文学家枚乘的笔,此处泛指文人的笔。
- 贡氏冠:指古代的一种冠帽,此处可能指文人雅士的服饰。
- 瀛洲:传说中的仙山,此处比喻美好的地方。
- 蜀道难:指李白的《蜀道难》诗,此处指听到有关蜀道的歌曲。
- 绿蚁:指新酿的酒,因未过滤时上面浮有绿色泡沫,故称。
- 瑶斝:玉制的酒器。
- 朱樱:红色的樱桃。
- 玉槃:玉制的盘子。
- 散帙:打开书帙,指读书。
- 烧高烛:点燃高高的蜡烛,指夜读。
- 曲栏:曲折的栏杆。
- 薄宦:指官职低微。
- 鸡肋:比喻无多大意味、但又不忍舍弃的事物。
- 浮生:指人生。
- 鼠肝: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
- 野麟:指野外的麒麟,比喻贤士。
- 困斗:指陷入困境。
- 枝鹊:指树枝上的鹊鸟,比喻不安定。
- 孤蓬:比喻漂泊无依。
- 抚时:感慨时事。
- 仰屋:形容无计可施。
翻译
在京城的文人雅集中,名园里聚集了许多骑着华丽马鞍的宾客。夏天刚刚开始,官署里多次邀请欢聚。大家带着文人的笔,有时戴着文人的冠帽。早晨从花下散去,山景在柳树边观赏。这个地方连接着传说中的仙山美景,歌声中听到了《蜀道难》的旋律。佳宾们不请自来,才子们虽然为官,但似乎并不在意。新酿的酒在玉制的酒器中浮动,红色的樱桃放在玉盘上。庭院空旷,不受暑气侵扰,月亮淡淡,似乎带来了寒意。打开书帙,点燃高高的蜡烛,坐在曲折的栏杆旁题诗。美好的时光尽情享受宴会和游玩,清夜中品味美好的旅行。官职虽低微,却如鸡肋般难以舍弃,人生虽短暂,却充满了微不足道的事物。野外的麒麟陷入困境,树枝上的鹊鸟尚未完全安定。像孤蓬一样在湖海间漂泊,风尘中两鬓已斑白。感慨时事,不必无计可施,努力生活,且多吃些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文人雅集的场景,通过对夏日园林、文人服饰、宴饮娱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风貌和情感世界。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典故,如“鸡肋”、“鼠肝”、“野麟”、“枝鹊”等,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反映了文人的雅致生活,也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
张萱的其他作品
- 《 辛未夏四月宛陵刘子真馆余江上小堂以六言五绝见投次来韵答之 》 —— [ 明 ] 张萱
- 《 湛园禊事赋得五言近体三首 其二 》 —— [ 明 ] 张萱
- 《 赠月儿 》 —— [ 明 ] 张萱
- 《 陈集生太史以诸将诗五章见贻次来韵赋答 》 —— [ 明 ] 张萱
- 《 乙丑人日韩寅仲明府订过蠹阁诗以迎之 》 —— [ 明 ] 张萱
- 《 区季方司徒以咏梅八绝索和次来韵赋答 》 —— [ 明 ] 张萱
- 《 余士翘博士之任北流以诗见贻用来韵却答 》 —— [ 明 ] 张萱
- 《 园居六十章 》 —— [ 明 ] 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