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元日试笔

· 张萱
西园有遗老,六十复加三。 湖海气不减,烟霞癖转憨。 看花啼一鸟,呼酒擘双柑。 何处春光好,青山南又南。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一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申: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这里指诗题中的年份。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 试笔:指在新年之际尝试写作或书写。
  • 西园:指诗中遗老所居之地。
  • 遗老:指年老的隐士或退休的官员。
  • 湖海气:指豪迈的气概,源自“湖海之士”的典故,形容人有远大的志向和气概。
  • 烟霞癖:指对山水景色的特别喜爱,多用来形容隐士或文人雅士。
  • 擘双柑:擘(bāi),分开;柑,一种水果。这里指用手分开柑橘来享用。
  • 春光:春天的景色和气息。
  • 青山南又南:指山峦连绵不断,向南延伸。

翻译

在庚申年的春节,我尝试着写下这首诗。 西园里住着一位年迈的隐士,已经六十三岁。 他的气概依旧豪迈,对山水的热爱更加深沉。 他看着花儿,听着鸟鸣,呼唤着酒,分柑而食。 哪里有最好的春光?那连绵的青山向南延伸,景色宜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年迈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湖海气不减,烟霞癖转憨”表达了隐士虽年事已高,但豪迈的气概和对自然的热爱未减,反而更加纯真。通过“看花啼一鸟,呼酒擘双柑”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隐士享受自然和生活的宁静与满足。结尾的“青山南又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象征着隐士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