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后一日偕上方过访谢宗吉

皓月清风不可扳,曾携方仲到花间。 诗情酒态疑堪赏,署肃台封只往还。 徒使村翁依北斗,枉教孺子过东山。 燕来雁去交相错,始识奇逢胜会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清风:清爽的风。
  • 不可扳:无法攀折,意指无法触及或拥有。
  • 方仲: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诗情酒态:指诗人的情感和饮酒的状态。
  • 署肃台封:指官署的严肃和台阁的封赏。
  • 村翁:乡村的老者。
  • 孺子:年轻人,孩童。
  • 东山:地名,也常用来指隐居之地。
  • 燕来雁去:燕子来,雁子去,形容季节的更替。
  • 奇逢胜会:难得的相遇和美好的聚会。

翻译

明亮的月亮和清爽的风无法触及,曾经带着方仲漫步在花间。 诗人的情感和饮酒的状态似乎值得赞赏,官署的严肃和台阁的封赏只是过往的往来。 只是让乡村的老者仰望北斗,白白让年轻人经过东山。 燕子来,雁子去,季节交替,才意识到难得的相遇和美好的聚会是多么难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后一天与友人访友的情景,通过明月、清风、花间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闲适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诗情酒态”与“署肃台封”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末句以燕雁的迁徙比喻人生的离合,强调了奇逢胜会的难得,透露出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