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邓玄度时玄度亦以书见讯

· 张萱
凭高何事独悲吟,有美西方惠好音。 客到饔飧铜是海,宅浮书画镜为林。 插萸香满发已短,落帽风微秋正深。 黄菊赐歌须见报,为君朗诵一披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饔飧 (yōng sūn):古代指早餐和晚餐。
  • 铜是海:比喻财富丰富,如海一般深广。
  • 镜为林:比喻收藏的书画作品众多,如林立的镜子。
  • 插萸 (chā yú):指佩戴茱萸,古代重阳节的习俗。
  • 落帽风微:形容风轻,帽子不易被风吹落,暗喻环境宁静。
  • 黄菊:菊花的一种,常用来象征秋天。
  • 赐歌:赐予的歌谣或诗篇。
  • 披襟:敞开衣襟,形容心情舒畅。

翻译

我站在高处为何独自悲吟?西方的朋友传来美好的音讯。 客人到来,早餐晚餐如铜海般丰富,家中收藏的书画如镜林般众多。 佩戴茱萸,香气四溢,我的头发已短,秋风轻柔,帽子不易被吹落,正是深秋时节。 黄菊的赐歌若来,请务必告知,我将为你敞开衣襟,高声朗诵。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高处独自吟咏时的情感,以及对远方朋友音讯的期待和喜悦。诗中通过“饔飧铜是海”和“镜为林”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家中丰盛的饮食和丰富的书画收藏,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底蕴。后两句则通过重阳节的习俗和秋天的景象,抒发了对深秋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向往。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