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仙居兄饮江陵草堂因忆故园诸弟

客泪十年落,乡心九日县。 登高巴水外,望远楚云边。 各醉黄花酒,同悲鸿雁天。 浮骸能几日,而汝且相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 仙居兄:指诗人的兄长,可能因其居住地或某种身份被称为“仙居”。
  • 江陵草堂:江陵(今湖北荆州)的一个草堂,可能是诗人的临时居所。
  • 故园:指诗人的家乡。
  • 诸弟:指诗人的其他兄弟。
  • 巴水:指流经巴地的河流,这里可能指长江。
  • 楚云:楚地的云,楚地指今湖北一带。
  • 鸿雁天:指秋天,鸿雁南飞的时节。

翻译

十年间,我在异乡流下了无数的泪水,每逢重阳节,思乡之情更是如悬。 在巴水之外登高,远望楚云边际,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 与兄长共饮黄花酒,沉醉中共同悲叹这鸿雁南飞的秋天。 人生漂泊,不知还能有多少日子,此刻只能相互怜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与兄长共饮时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客泪十年落”和“乡心九日县”描绘了诗人长期的流浪生活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登高望远,巴水与楚云成为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增强了诗的意境。结尾的“浮骸能几日,而汝且相怜”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兄长的深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