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赠刘处玄

· 马钰
无作无为道庶几。不须把钓坐渔矶。常清常净好根基。 玉液通传心绝虑,金光溉济性忘机。处玄通妙合三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
  • 赠刘处玄:赠送给刘处玄的词。
  • 无作无为:道家哲学中的概念,意指不刻意作为,顺应自然。
  • 道庶几:道家认为的理想状态,接近于道。
  • 把钓坐渔矶:比喻隐居或闲适的生活。
  • 常清常净:经常保持清净。
  • 好根基:良好的基础。
  • 玉液:道家修炼中指的精气。
  • 通传:流通传递。
  • 心绝虑:心中无杂念。
  • 金光:道家修炼中指的元气。
  • 溉济:滋润,滋养。
  • 性忘机:本性忘却机巧之心。
  • 处玄通妙:处于玄妙之中,通达玄理。
  • 合三机:合于天、地、人三才之机。

翻译

不刻意作为,顺应自然,这是道家认为的理想状态。不需要隐居垂钓,坐在渔矶上享受闲适。经常保持清净,这是修炼的良好基础。

精气流通传递,心中无杂念。元气滋养,本性忘却机巧之心。处于玄妙之中,通达玄理,合于天、地、人三才之机。

赏析

这首作品以道家修炼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无为而治、清净自守的向往。通过“无作无为”、“常清常净”等词语,展现了道家哲学的精髓。同时,以“玉液”、“金光”等象征性语言,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精神境界。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凝练,体现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马钰

马钰,道教支脉全真道祖师,江苏常州人。家富,弱冠能诗,擅民族舞。马丹阳生于金天辅六年(1122年),从小聪明耿直,金天会年间中进士,被派往本军(军为行政设置,相当于市、县)做官,掌管吏、户、礼、兵、刑、工等各项工作。后因看不惯官场中尔虞我诈的风气,弃官学道,改名钰,自号丹阳,法名玄宝。大定年间师傅王重阳仙逝以后,马丹阳守墓三年,继续闭关修炼。后来道成东归路经福山芝阳山,选钟南山一峰下的芝阳洞,四周修筑围墙作为修炼道场,为“北七真”之一。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69)赠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世称“丹阳真人”。以修炼、传承他的教理、思想为主的门人派别称为全真遇仙派,简称遇仙派。 重阳祖师将羽化之时,告丹阳留世语:“丹阳已得道,长真已知道。吾无虑矣!长生、长春则犹未也,长春所学一听丹阳,命长真当管长生。后重阳祖师羽化于夷门,心丧三年,默坐环堵。” 马丹阳悟道神速,《盘山录》说:丹阳真人以悟生死而了道速,其旨如何?答云:修行之人,当观此身如一死囚,牵挽入市,步步近死,以死为念事事割弃,虽有声色景物纷华,周匝围绕,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念念尽忘,此身亦舍,何况其他?以此炼心,故见功疾。邱长春言,马丹阳证道费时三年,谭长真五年,刘长生七年,邱自己则费时十七八年。 马丹阳继承重阳性命双修理论,以清静无为而定全真修炼风貌,以心合性,以神气释性命而终以静净无为统道。弟子极多,著名者十人,弟子李守宁为元初四大高道之一。著有《神光璨》、《洞玄金玉集》等 。 ► 881篇诗文

马钰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