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使魏青崖惠拄杖坚多节而色尚黄惟额用白立秋后十日声诗

· 陈杰
三尺青蛇冷剑铓,百跗委蜕像生黄。 分来上界金神节,竖起平生铁脊梁。 千步已穿萝径月,一棱犹带柏台霜。 小烦拄到天坛了,归化为龙亦未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宪使:古代官职名,指监察使。
  • 青蛇:比喻杖的形状和颜色。
  • 冷剑铓:形容杖尖如剑锋般锐利。
  • 百跗委蜕:形容杖身多节,如同蛇蜕皮后的形态。
  • 像生黄:指杖的颜色像新鲜的黄色。
  • 上界金神节:比喻杖的珍贵,如同来自天界的金神所赐。
  • 铁脊梁:比喻杖的坚固和重要性,如同人的脊梁。
  • 千步已穿萝径月:形容杖已经陪伴走过许多路,穿过了月光下的藤萝小径。
  • 一棱犹带柏台霜:形容杖上还带有柏树台上的霜,比喻杖的历史和沧桑。
  • 天坛: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这里比喻高远的地方。
  • 归化为龙:比喻杖最终会变得非凡,如同化为龙一般。

翻译

这根三尺长的杖,形状如青蛇,冷冷的剑锋般锐利,杖身多节,颜色鲜黄,只有顶部是白色。它仿佛是上界金神所赐的节日礼物,竖立起来就像我平生的铁脊梁。它已经陪伴我走过无数月光下的藤萝小径,杖身上还带着柏树台上的霜。现在,它将助我登上天坛,将来或许会化为一条龙,谁又能预料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根杖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形象和象征意义。诗中,“青蛇”、“冷剑铓”等词语生动描绘了杖的形状和质感,而“上界金神节”、“铁脊梁”则赋予了杖以神圣和坚固的象征。后两句通过“千步已穿萝径月”和“一棱犹带柏台霜”表达了杖的历史和沧桑,最后以“归化为龙”作结,预示了杖未来的非凡命运。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杖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

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隐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