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使魏青崖惠拄杖坚多节而色尚黄惟额用白立秋后十日声诗
三尺青蛇冷剑铓,百跗委蜕像生黄。
分来上界金神节,竖起平生铁脊梁。
千步已穿萝径月,一棱犹带柏台霜。
小烦拄到天坛了,归化为龙亦未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宪使:古代官职名,指监察使。
- 青蛇:比喻杖的形状和颜色。
- 冷剑铓:形容杖尖如剑锋般锐利。
- 百跗委蜕:形容杖身多节,如同蛇蜕皮后的形态。
- 像生黄:指杖的颜色像新鲜的黄色。
- 上界金神节:比喻杖的珍贵,如同来自天界的金神所赐。
- 铁脊梁:比喻杖的坚固和重要性,如同人的脊梁。
- 千步已穿萝径月:形容杖已经陪伴走过许多路,穿过了月光下的藤萝小径。
- 一棱犹带柏台霜:形容杖上还带有柏树台上的霜,比喻杖的历史和沧桑。
- 天坛: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这里比喻高远的地方。
- 归化为龙:比喻杖最终会变得非凡,如同化为龙一般。
翻译
这根三尺长的杖,形状如青蛇,冷冷的剑锋般锐利,杖身多节,颜色鲜黄,只有顶部是白色。它仿佛是上界金神所赐的节日礼物,竖立起来就像我平生的铁脊梁。它已经陪伴我走过无数月光下的藤萝小径,杖身上还带着柏树台上的霜。现在,它将助我登上天坛,将来或许会化为一条龙,谁又能预料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根杖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形象和象征意义。诗中,“青蛇”、“冷剑铓”等词语生动描绘了杖的形状和质感,而“上界金神节”、“铁脊梁”则赋予了杖以神圣和坚固的象征。后两句通过“千步已穿萝径月”和“一棱犹带柏台霜”表达了杖的历史和沧桑,最后以“归化为龙”作结,预示了杖未来的非凡命运。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杖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